疫情下殘障人士就業再思 (香港商報)

作者:香港復康力量會長葉湛溪、香港復康力量總幹事及香港社會企業總會理事趙立基

 

在新冠疫情影響下,香港社會企業總會在日前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社企的生意額明顯下跌。相比去年1月及2月,超過五成受訪社企在本年1月及2月的平均生意額下跌五成或以上,其中有近兩成受訪社企完全沒有收入。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逾七成受訪社企表示對2020年下半年的銷售預期感到非常負面。八成半社企認為下半年的銷售情況仍然非常負面和負面。若疫情持續至2020年下半年,兩成受訪社企表示結業的可能性為五成或以上,兩成半則有三成至五成機會結業。若社企失守,殘障人士就業及失業問題將更趨惡劣。

 

失業率遠高於一般人

香港現時約有58萬殘障人士,就業率普遍偏低,每每因找不到工作而被迫墮入福利網中。根據《2013年香港殘障人士貧窮情況報告》,本港殘障人士的貧窮率高達45.3%,較整體貧窮率19.9%高出一倍。他們貧窮的主因是沒有工作,以至須依靠社會保障援助,他們的失業率亦較一般人高出約50%。

現時政府的政策及或服務目標,是透過提供社會服務即職業康復及培訓服務,例如由政府資助並由非牟利機構提供就業服務,庇護工場、輔助就業、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日間綜合職業訓練中心、殘障人士在職培訓計劃、「陽光路上」培訓計劃、職業康復延展計劃等以協助殘障人士在公開市場提供就業配對服務等;另外向僱主提供誘因,發放現金津貼以鼓勵僱主聘用殘障人士,例如勞工處推行「就業展才能計劃」,透過向僱主發放津貼,僱主每聘用一名殘障人士,可獲發的最高津貼額16000元,最長津貼期亦由8個月延長至9個月。另外政府在曾蔭權年代更開始大力鼓勵成立社會企業,用少少的財務資源,成立不同的基金,以小博大,從而期盼解決貧窮及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當然我們必須要問兩個問題:第一,即這些措施是否足夠;第二是否有效。現時職業技能培訓名額不足,即使不少殘障人士希望藉培訓來提升工作技能及就業機會亦欠缺所需的培訓機會;綜合職業復康服務中心、輔助就業、在職培訓計劃、庇護工場等服務需求與日俱增,服務卻未能追上。更甚的是,政府透過向僱主發放津貼,鼓勵他們聘請殘障人士,但不少企業在領受僱主津貼到期後,也不續聘他們。社企在這方面亦不是特效藥,因現時社企數目僅約700間,對香港整體經濟微不足道,所能聘請的殘障人士不多,工種也偏向於低端。當社會面臨疫情等衝擊,殘障人士的職場待遇就更為堪憂。

 

他們是難得的勞動力

其實,這58萬人是社會的一分子、難得的勞動力,並不只是福利的受惠者,故值得社會投放資源栽培他們。

應在中學時加強他們職業導向及技能,增強他們日後的專業及競爭力;加強他們面對逆境及挑戰的能力,提高個人心理質素。而在職場,除了工作配對,應以科技設備配合,以增強他們的工作能力;亦可提供稅務優惠及或配額,鼓勵僱主聘用他們。

政府作為香港最大僱主,應帶頭每年增加殘障人士新入職比例。事實上,近年商界及私人機構提倡「多元與包容」,他們或樂意聘請殘障人士,唯才是用,只是硬件不足,例如大廈內沒設置無障礙通道,公司沒有足夠空間給殘障人士等等。政府雖資助相關公司改善硬件,以鼓勵公司招聘更多殘障人士,可惜宣傳不足,很多公司根本不知道有這個安排。若政府能軟件及硬件雙管齊下,令社會以寬廣角度去看待殘障人士,他們必能盡展潛能,成為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勞動力。

 

資料來源:http://www.hkcd.com/content/2020-06/12/content_1197318.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